3月13日起,《爱苏州文明倡议十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如同一场带着温度的春雨,浸润苏州大街小巷,直达人们心间引发共鸣。从演出比赛、旅游出行到垃圾分类等,无论是小朋友还是大朋友,星空体育登录“老苏州”还是“新苏州”,关于文明,有太多的话可以说,有太多的空间可以想象。而无论说什么,想什么,归根到底,是身在苏州的每一人,要给“爱苏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理由。
什么是“苏式文明”?怎么践行好“苏式文明”?《爱苏州文明倡议十条》(征求意见稿)发布以来,“苏式文明”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
顾奕琛,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二年级学生,平时有读书看报的爱好。前两天,她在《姑苏晚报》上看到《爱苏州文明倡议十条》(征求意见稿)后,忍不住对“十条”的内容一读再读。“和诗歌一样朗朗上口,而且内容很全面,涉及了方方面面。”见“十条”正在征求意见,顾奕琛思索再三,结合自己的经历,初拟了一段文字,请妈妈把关后,再反馈给《姑苏晚报》。
“读了‘十条’,让我这个‘小苏州’特别有感触,记得有一次去景区玩,看到墙上被人刻了字,不仅心疼,还感到别扭,就像自己心爱的玩具被人弄坏了一样。”因而看到“十条”有关于爱护文物古迹的内容,顾奕琛要举双手赞成。如今出游,她在心里将自己当成“文明旅游小卫士”,见到不文明行为,愿意主动上前提醒。
对“十条”,她还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将倡议当成小朋友的“秘密任务”,鼓励小朋友们以身作则,比如注意不乱扔零食袋等垃圾,直到找到垃圾桶,同时学好苏州话,见到外来游客主动说一声“倷好”,既表达了善意,又传递了“苏式文明”,让苏州的文明城市形象在点点滴滴中传播得更远。
正如顾奕琛小朋友所言,同样还有很多网友提出赋予“苏式文明”更多文化内涵。比如网友“净化版钱振宇”在留言中提出,“苏式文明”还应更好保护苏州话,建议地铁到站播报中能增加苏州话播报。
在苏州做导游14年来,传递“苏式文明”,已是贾洁的日常。如今她不仅线下介绍苏州,还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了线上,通过线上直播,介绍苏州的旅游景点和历史文化。
这次看到《爱苏州文明倡议十条》,贾洁有感而发。她说,在苏州当导游时间长了,深感苏州的精神文明,如同水巷石桥一般,既有传统肌理,又有现代承重。在她看来,苏州每一名市民,就如同这水巷和石桥,都是“苏式文明”的流动地标。比如,前不久,她见本土餐馆厨师在介绍松鼠鳜鱼时,引用了苏帮菜的生动典故,而这种对本土文化的自豪和行动的自觉,或许就是这次“十条”所倡议的内涵。
不过在古城待久了,贾洁注意到,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不可避免仍存在一些不文明的小举动,因而她有个设想——建议街道、社区建立“古城守护者”积分机制,引导和发动广大市民参与到古城保护中来,获得相应积分后,可将园林年卡等作为奖励,让文明共建共享有温度又有回馈。
关于践行“苏式文明”的自觉,还有更多网友提出看法。网友“李萍Cindy”提出,对苏州山上生活垃圾多的问题,应多倡导加强管理和自觉守护。对公共场所吸烟等不文明行为,网友“宋哈哈”和“无奈的兔兔”提了建议,希望增设醒目标志等。网友“CLACE任”则对文明养宠提出想法,希望出台更有效的管理办法,督促“铲屎官”更自觉践行文明养宠理念。
对“十条”提到共建共享,李敬增深有感触。他是苏州市公交集团姑苏公交9006路驾驶员,身为文明驾驶多年获赞无数的公交车司机,他前不久获评“苏州市劳动模范”。
“看到《爱苏州文明倡议十条》,我觉得很好,第一时间转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对“十条”的内容,李敬增结合自己的工作,最想谈一谈的是“公共场所内,有序勿喧哗”“旅游出行时,大家多礼让”“垃圾不乱扔,行驾遵交规”等。他说,公交车就是个公共场所,如今大多数乘客都能自觉遵守和执行约定俗成的准则,但不排除仍有个别乘客会出现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垃圾随手丢、吃味道较重的食品、大声聊天等。对此,他希望加大宣传、引导和倡议。
此外,李敬增特别想说的是文明出行。星空体育登录“说实在的,由于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无论是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对遵守交规的意识在不断增强,给我们的行车环境带来了很大改善,但作为一名公交司机,工作岗位就是驾驶车辆不断地穿梭于大街小巷,特别是在路口,最怕遇到抱着侥幸心理突然闯红灯的行人或非机动车。”而一旦遇到这类“突发情况”,李敬增等公交车司机往往需要紧急刹车,容易给车内乘客带来风险,以及引发追尾等交通事故。从这个小问题,李敬增深深感觉到,“苏式文明”离不开每个人,需要共建共享。
“我非常喜欢并一直践行的一句话是:你的言谈举止都代表苏州形象。”李敬增相信,随着“十条”的广而告之,能让更多人对“苏式文明”有更具体的认知和体会,对爱苏州也会各有各的理由和行动。(记者 叶永春)星空体育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