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于2024年北京市场全面停售19L循环桶装水,并推出一次性PET桶装水产品,此举被视为行业变革的标志性事件。
传统PC循环桶长期占据办公和家庭饮水市场的主导地位,但一次性包装的便利性和卫生优势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可能加速PC桶装水市场退出核心区域。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更多品牌效仿农夫山泉的策略,未来3-5年PC桶装水市场将面临深度洗牌,中小品牌可能因技术、资金不足被淘汰,头部企业则通过并购或调整产品线巩固优势。
大容量包装水(如19L规格)成为品牌竞争焦点。农夫山泉等企业通过涨价、升级包装等方式提升中大规格产品的利润空间,同时推动一次性PET桶装水作为替代方案。
PET作为一次性桶装水的主要原料,其价格与国际原油市场高度相关。2023年因PET采购成本上涨,农夫山泉曾将杭州地区19L桶装水价格上调10%(从20元/桶增至22元/桶),并强调成本压力“超过企业单方面可消化水平”。
2024年供应链成本进一步传导至渠道端,部分水站因进货价提高(如从15元/桶涨至18元/桶)导致利润缩水,甚至退出市场。
PC循环桶:依赖回收和重复使用,需承担清洗、消毒和物流成本,长期维护费用较高。
一次性PET桶:省去回收环节,但原料成本占比更大,且需应对环保政策对塑料使用的限制。
一次性PET桶装水因无需回收避免了传统PC桶可能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但其依赖的PET材料属于不可降解塑料,可能加剧废弃物处理压力。
行业需在“便利性”与“可持续性”之间寻找平衡,例如探索可回收PET技术或推广轻量化包装。
环保法规趋严和消费者对健康饮水的需求升级,推动企业加速技术迭代。例如,部分品牌尝试采用生物基PET材料或提高再生塑料使用比例,以降低环境负面影响。
1、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和技术创新降低PET成本,同时布局循环经济模式(如押金制回收)缓解环保压力。
2、中小品牌:需差异化竞争,例如聚焦区域市场、推出高附加值产品(如天然矿泉水)或与第三方回收机构合作。
随着PET材料工艺的持续优化,轻量化、高强度的新型PET桶可能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头部企业或加速研发可降解PET或生物基材料,以缓解环保争议。
同时,智能水机、物联网桶装水配送系统等数字化服务可能成为差异化竞争点,推动行业向“产品+服务”模式转型。
华北、华东等消费能力较强的一二线城市可能率先完成从PC循环桶向一次性PET桶的过渡,而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因价格敏感度高、回收体系不完善,短期内仍以PC桶为主。
此外,华南等高温高湿地区因PET桶抗老化性能较弱,可能倒逼企业开发区域定制化产品。
家庭场景中,一次性PET桶凭借便捷性可能占据主导;而企业、学校等集中用水场景,部分品牌或推出“租赁制”PC桶服务以平衡成本与环保需求。
高端天然矿泉水品类可能借助一次性PET包装拓展家庭高端市场,形成与传统纯净水的差异化竞争。
预计2025年后,头部企业凭借供应链整合能力(如PET原料议价权、区域产能布局)将进一步挤压区域性中小品牌生存空间,行业CR5(前五名企业市占率)或从当前的40%提升至60%以上。
同时,跨界资本可能通过收购区域性水企进入市场,加剧行业整合。星空体育注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