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原本计划在2027年彻底断绝对俄能源依赖,但如今法国、德国的大公司高层开始怀念俄罗斯天然气。
2.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液化天然气(LNG)成为新的政治筹码,欧洲企业在计算美元汇率和特朗普的脾气起伏。
3.由于高昂的能源成本,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开始反思是否切断了俄罗斯管道。
4.然而,欧盟在能源取舍背后的态度可谓“能屈能伸”,从“战时义愤”到“算计现利”。
三年过去,乌克兰战火未熄,欧洲的能源战略却已经开始脱轨。原本打算在2027年彻底断绝对俄能源依赖,如今却传出风声——法国、德国的大公司高层开始“想念”俄罗斯天然气了,甚至连被炸毁的“北溪管道”都有人建议重开。过去的“道义封锁”如今变成了“成本太贵”,在特朗普瞎胡闹的关税政策下,能源的道德滤镜,终究敌不过企业利润表上刺眼的红字。星空体育入口
这一波转向,并不是因为俄乌局势缓和——相反,乌东战事正胶着。但对欧盟来说,真正让他们“怀俄”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
拜特朗普所赐,液化天然气(LNG)成了新的政治筹码。本应是商品的能源,如今被特朗普生生“镀金”成了一种武器:你买得起算你幸运,买不起也别指望讨价还价。美国LNG变得“有毒”,欧洲一边吞着“自由气”,一边计算美元汇率和特朗普的脾气起伏。于是,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开始反思:是不是当初切断俄罗斯管道,切得太狠了?
法国Engie执行副总裁霍洛说得干脆:“如果乌克兰有个差不多的和平协议,星空体育入口我们每年再进口六七百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不是问题。”这句话几年前说出来,足够让他在欧洲议会门口被环保分子浇上一桶猪血。但现在,他代表的是法国国有企业的底气——当年买得多,现在没气用了才知道后悔。
德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化工业——曾靠廉价俄气支撑着整个工业架构,星空体育入口如今高价美气入账,企业纷纷裁员。位于德国中部的勒乌纳化工园(InfraLeuna)如今成了“能源战”的缩影。管理者克里斯托夫·冈特怒言:“我们已经连续五个季度裁员,再不回到俄罗斯天然气,政府的补贴计划根本救不了局。”
他说得直接:“重启管道,比你给企业发钱有效得多。”这不是呼吁和平,而是呼唤“账本的复苏”。
不只冈特,“我们要回俄气”的声音,正从工业区蔓延到德国民间。在2025年2月的联邦选举中,三分之一的德国人投票支持“亲俄政党”;在北溪登陆点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支持恢复俄气的比例高达49%。能源的“民族感情”,看似被冷战后洗净,如今却因通胀和失业率迅速回潮。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LNG在2024年占欧盟天然气进口比重为16.7%,落后于挪威(33.6%)和俄罗斯(18.8%)。看似多元,实则危险——因为特朗普已经明示,要拿能源贸易账单当“勒索工具”。
特朗普不光打着“贸易顺差”的算盘,甚至还可能因为美国本土AI产业、电力需求猛增,把LNG出口临时喊停。一边是特朗普看心情发货,另一边是欧盟工业等不起的能源刚需——这种“绑定游戏”,说白了就是政治绑票。
“没人能保证美国不会在关键时刻卡欧洲的脖子。”欧盟一位高级外交官说。他不是在担心,而是在提前打预防针。
更可笑的是,欧盟早在2022年就喊出“2027年彻底摆脱俄罗斯天然气”的口号,可如今已经两次跳票,连具体退出计划都不敢公布。制裁开口容易,断气收场难。
奥地利OMV、德国Uniper已经赢下针对俄罗斯天然气断供的仲裁案,赔偿金额分别高达2.3亿欧元和140亿欧元,德国的RWE也索赔20亿欧元,法国Engie等公司则“正在走流程”。
这些诉讼成了“谈条件”的筹码:要想重返市场?请先掏钱补偿违约损失。Engie高管直言:“你(俄罗斯)想回来?可以。但不赔钱,不签合同。”说白了就是“欢迎你带着赔偿款滚回来”。
当然,也有人不愿意看到俄罗斯翻身。乌克兰DTEK能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提姆琴科就忧心忡忡地表示:“我希望欧洲政客从过去和俄罗斯打交道中学到了教训。”——但现实是,这种“乌式道德绑架”,在欧盟账本前毫无市场。
从“战时义愤”到“算计现利”,欧洲对俄气的态度可谓“能屈能伸”。三年前被视为毒药的俄罗斯能源,如今在特朗普的关税铁拳之下,又被包装成了“战略缓冲”。
“不会回到1500亿立方米的旧时代,但700亿,说不定。”——法国Total能源巨头掌门人Pouyanne这样打起了算盘。道德可以变成历史包袱,但能源账单,永远是当期损益。
欧洲人终于意识到:当初骂得最狠的俄罗斯天然气,竟然是自己最温柔的枕边人。而如今手里捧着的,是特朗普这位旧日盟友送来的——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LNG“政治炸弹”。谁更危险,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