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体育网址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
栏目: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11-18
 这里既有山川纵横、坡高崖陡的地势,又有沿江而展、依山而建的城市楼群;这里集大城市、大农村、星空体育入口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这里素有“山城”、“8D魔幻之都”等别称。  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拥有8.24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41个区县(开发区)、3000多万人口。超大的城市体量、复杂的城市构造,考验着重庆城市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今年4月23日,习到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这里既有山川纵横、坡高崖陡的地势,又有沿江而展、依山而建的城市楼群;这里集大城市、大农村、星空体育入口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这里素有“山城”、“8D魔幻之都”等别称。

  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拥有8.24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41个区县(开发区)、3000多万人口。超大的城市体量、复杂的城市构造,考验着重庆城市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度。

  今年4月23日,习到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考察,听取重庆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等情况汇报,观看系统应用演示。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强化数字赋能、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要科学规划建设大数据平台和网络系统,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

  走进位于江北区的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厅,数个城市体征指标一目了然,各类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清晰展示。

  “中心归集了水、电、气、讯、桥、隧、轨道、管网等城市体征指标,推动城市运行和治理全域覆盖、全程感知、全时响应。”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副主任任超介绍,“目前,我们已建立并实体化运行1个市级治理中心、41个区县(开发区)治理中心、1031个镇街基层治理中心,对市域城市治理体系进行了整体重构。”

  2023年4月,数字重庆建设大会召开,拉开了重庆数字化变革重塑大幕。2023年11月,重庆印发《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方案》。“重庆‘市、区县、镇街’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是数字重庆建设的重大成果,是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智能中枢。”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光杰说,“实现‘市、区县、镇街’三级高效联动,是数字化城市治理的重要举措。”

  森林火险隐患数字化防控是重庆加快推进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的具体实践。今年夏天,重庆虽然持续高温,但有效避免了大规模森林火灾,这与森林火险隐患数字化防控密切相关。任超说,“我们充分发挥数字化协同作用,通过接入森林防火告警终端、森林地表探测器等多类传感器、摄像头,形成‘森林消防’跑道综合驾驶舱,叠加指挥调度系统短信指令、在线标绘等功能,突破以前场景不能实战的限制,大幅提升了全域全时森林火险隐患排查的‘挂图作战’能力。”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以数字赋能城市治理,如何用好数据这个“关键变量”?

  “过去,重庆数字资源呈碎片化分布,‘信息孤岛’问题突出。现在,我们在全市打造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把分散的数字资源打通、聚合,让‘信息孤岛’变‘数据大陆’。”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不仅为数字重庆建设提供了浩瀚数据资源,也为城市治理构筑了强大数字基础。

星空体育网址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图1)

  图为2024年4月23日,位于江北区的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大厅,工作人员在后台监控城市运行情况。 重庆日报记者 张锦辉/摄

  据了解,目前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归集数据已达16万余类,数据需求满足率达95%,推动各类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贯通共享,一批多跨协同的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持续涌现,不断为城市治理提供数字化支撑。

  “城,所以盛民也。”数字化是城市治理重要的创新手段,助力解决城市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盲点,也让民生服务更加精准有效。

  “去年6月以来,街道依托数字化手段,为我们辖区的100户独居老人免费安装了智能门磁系统。系统一旦监测异常,会立即拨打社区电话进行预警。”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康居西城第一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有了这个智能系统,我们能更好保障独居老人安全,使社区管理更精细。”

  如今,数字赋能应用场景,已经融入重庆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比如,重庆通过谋划建设“高楼消防”应用,对全市4万多栋高层建筑逐栋赋予“高楼消防码”,实行分级分色预警。又如,在连接北碚区与渝北区的嘉悦大桥上,桥面安装了上百个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大桥基本情况及健康等级。一个个应用场景产生的数据,全都接入了重庆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一旦出现重大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和及时处置。

  “习在考察时勉励我们不断探索、积累新的经验,让我们备受鼓舞。”任超表示,“我们将着力提升城市运行和治理智能中枢能力,不断构建超大城市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打造最具重庆辨识度的‘金名片’。”

  乘“数”而上,加“数”前行,数字化为重庆城市治理插上了科技翅膀,这座超大规模的城市因“数治”而更显现代魅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重庆坚持以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建设成型起势,让城市治理更高效,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走进东南沿海城市厦门,“干净”是目之所及的观感,“惬意”是漫步其间的感受。近年来,厦门深入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增强,“生态花园之城”的美誉度节节攀升。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习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明确要求,“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实施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为厦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城乡生态品质提供了科学指引。

  “我们社区的居民都在参与垃圾分类,都懂垃圾分类,都能做好垃圾分类。”金安社区垃圾分类投放点党员志愿者张华娟自豪地说。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居住人口达2.4万人,是厦门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秉持“合理、美观、实用”原则,社区49幢高楼,全部实施高楼撤桶,从68个投放点568个桶合并优化至13个投放点117个桶。点位上增设了洗手池、臭氧消毒机、除臭机等人性化设备,让垃圾收集点告别臭味,同时与小区周边景观结合,兼具卫生与美观。

  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厦门颁布了全国首部全链条垃圾分类法规,制定配套制度20多项,并积极探索调动居民参与的新机制新方式。记者在金安社区垃圾分类公益馆里了解到,1公斤回收物可获得0.7元环保积分和0.1元公益基金,积分可用于兑换公益彩票、日用品等,公益基金则用于反哺社区的公益慈善事业。“通过‘有偿激励+公益引导’的方式,柔性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处理。”厦门市环境卫生中心负责人介绍,“垃圾分类还可以通过碳减排交易让社区获益。今年1月18日,金安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产生的10168吨碳减排量,就通过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交易,这也是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项目。”

  金安社区是厦门创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生动缩影。“在厦门,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均超98%,分类体系完善,垃圾分类准确率达85%,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91%,垃圾回收利用率达54%,有效实现了碳减排。”厦门市市政园林局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厦门从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集中处理,到大件垃圾处理、可回收物再利用,构建起从源头到终端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全链条处理模式,实现了城乡垃圾分类全覆盖。

星空体育网址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图2)

  2024年1月18日,厦门市湖里区金安社区生活垃圾分类产生的10168吨碳减排量,通过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顺利完成交易,这是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项目。图为1月18日拍摄的交易签约仪式。 厦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通过分类处理,让垃圾变为可利用的资源,是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废玻璃、废塑料、废纺织衣物等由于利润空间有限、回收成本大、再生工序繁复等原因,一直面临着“无处可去”的回收难题,被称为“低值可回收物”。厦门通过建设全国首个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打通了垃圾源头分类与末端利用的堵点,探索出上下游有效衔接、垃圾分类收运与资源利用有效协调的低值可回收物处理方式。一次性餐盒、一次性塑料杯、牛奶盒、快递包装膜、泡沫塑料、旧衣物……这些生活中不起眼的低值可回收物,现在不仅“有家可归”,还能“变废为宝”。

  记者来到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一条条运载着废弃物的传送带正在运转。透过分拣中心二楼巨大的玻璃窗向生产车间望去,蓝色传送带串联起的流水线正有序作业。进场的物料经过消杀处理后,被自动输送到机器预处理环节,随后再基于视觉感知、近红外飞光扫描等智能分选技术,对进场物料进行更加精细的筛分。最终,分选好的可回收物通过压缩打包成为再生资源。“通过视觉感知等智能分选技术筛分,低值可回收物分选准确率在95%以上。”分拣中心负责人讲解道。目前,中心根据下游需求将低值可回收物分选出15个品类,经压缩减容后成为工业原材料销往下游,加工成为各类再生材料、再生产品,并且能够做到全程信息、数据可追溯。中心于2022年底投产,截至2024年10月31日,累计回收处理低值可回收物31263.3吨,助力减排二氧化碳5.19万吨。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久久为功。如今,以低值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平台为着力点,厦门推进垃圾分类系统工程构建,实现低值可回收物的精细化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初步探索出了“政府统筹规划部署—企业专业化运作—居民共同参与”的覆盖全过程的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2023年12月,厦门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模式被列入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优秀案例。

  垃圾分类,让城市更清新宜居,让人民更安康幸福,已成为美丽厦门的亮丽名片。

  垃圾处理,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习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大事。厦门持之以恒践行习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管理提质升级,助力厦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更高水平建设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

  西藏林芝,初秋的雅尼湿地仍然满目皆翠。近看,水光潋滟,草木葱茏;远眺,青山巍峨,云遮雾绕。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一条碧波荡漾澄澈见底,一条汇纳百川胸怀磅礴,两河一清一浊、相携相汇,共同滋养着这片8700余公顷的国家湿地公园。

  2021年7月21日,习来到林芝,在尼洋河大桥远眺雅尼湿地,听取雅鲁藏布江及尼洋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情况。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守护好这里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在争相“打卡”留影的人群中,藏族村民白玛乔也在拍照,与游客不同,她拍的是动物行踪、植被状况,防的是非法盗捕、违规采砂。50多岁的白玛乔是雅尼国家湿地公园70名管护员之一。从外乡嫁到林芝市林芝镇立定村30多年了,她早与这片土地结下深厚情缘,被问到今昔环境之变,她一连串的藏语就没停过,讲到动情处不禁手舞足蹈,一旁的翻译接过话头,“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天翻地覆”。立定村靠近雅尼国家湿地公园。过去,这一带植被稀疏,雨季过后,随着水位下降,于河床上的黄沙随风飞扬。“青稞田就在雅江边,忙活一会儿,头发、鼻孔里都是沙子。”白玛乔回忆起几十年前下地劳作的场景。

  转变始于2009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开始试点建设。2016年,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管理局采取日常督导与群众巡护相结合的方式,压实湿地管护责任,同时积极开展湿地法律法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湿地保护意识,提升湿地管护水平,有效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2022年,随着雅尼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的正式挂牌,来自西藏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工作人员汇聚于此,雅尼湿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全面发展步入新阶段。“湿地分布着野生植物500余种,野生动物200多种,还是青藏高原重要的鸟类越冬栖息地,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天堂……”林芝市巴宜区林草局局长姜文涛如数家珍。

  从荒草滩涂到鸟掠芳洲,雅尼湿地的变迁是一个生动缩影,照见了林芝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坚实步伐。林芝市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为抓手,大力实施一系列重点生态修复项目、防沙治沙工程、生态宜居村庄建设和森林抚育等国土绿化工程,努力让绿水青山成为各族群众的幸福靠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林芝桃花香,香了岁月,香了家乡……”伴着清脆悦耳的歌声,沿着尼洋河逆流向上,紧邻318国道,就来到了林芝镇嘎拉村,这是习考察过的小村子,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

  西藏的春天是梯次到来的,每年三四月份,当青藏高原大部还是一片萧索,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已悄然滋润了这片土地,灿若云霞的桃花恣意绽放,染遍了山野、氤氲了岁月,自然也引来天南海北的游客。嘎拉村的“桃花旅游节”越办越火,“世外桃花源”的名头越来越响。

星空体育网址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四)(图3)

  “今年桃花节,我们嘎拉村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370万元,其中,门票收入330多万元,旅拍、餐饮、茶馆、采摘等‘二次消费’近40万元……”嘎拉村村委会副主任尼玛多吉掰着手指,算起今年桃花节的收入,脸上洋溢着笑容。

  同样的笑容,挂在我们遇见的每一张质朴的脸上。在村民达瓦坚参家,他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有6口人,每年桃花节都能分红10来万元,还有一辆挖掘机、一辆铲车,20多亩耕地,跑运输、土地流转、种植养殖,七七八八加起来一年收入能超过30万元。”

  “好生态真能当饭吃!”达瓦坚参记得小时候最冷的季节,阿爸和乡亲们都要上山伐木,既当柴烧,又去卖钱,辛苦整个冬天却也只挣个几千块钱,然而“一卡车装10方木头,两三天就拉一车”对生态的破坏却是巨大的。为了避免“坐吃山空”,当地果断引导群众封山禁伐,统一保护经营1200多株古桃树,整治村容村貌,兴办集体经济,打响“桃花村”品牌,实现了从伐木向护林、从村庄到景区的蝶变。如今吃上“桃花饭”的嘎拉村人回过味儿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桃树成了‘摇钱树’,谁敢折个枝,都得跟他急。”达瓦坚参憨憨的笑容里透着羞涩,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从达瓦坚参家出来,尼玛多吉热情地邀请我们到村里的“绿色银行”看一看。1公斤矿泉水瓶可兑换80积分、15个烟头可兑换100积分、1斤塑料袋可兑换500积分……“绿色银行”墙上贴着可回收垃圾积分兑换表,对面的货架上则摆满了可兑换的酱油、洗洁精、纸巾等日用品。“截至目前,我们共兑换了30余万积分,村民们都争相捡拾地上的垃圾,每一次弯腰,都在为‘桃花村’添上一抹生态底色。”尼玛多吉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习的话字字千钧。林芝牢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建设绿色转型引领区上持续发力,着力把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的大事办实办好,绘就出一幅雪域“桃花源”的生态富民画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地印刻在百姓比花还香、比蜜还甜的日子里。